一、培养目标:
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美现代文学、西方文论及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第二外国语应具有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书刊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科研工作。学位论文应有独到见解和创新精神。
二、研究方向:
1、现代语言学理论
2、现代英美文学
3、当代西方文学理论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个别硕士研究生如提前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各科成绩考核为优,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论文答辩为优,可提前半年毕业;因故未能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也可推迟一年毕业。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有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研究方向课。(见附表)
五、教学实习:
教学实践的宗旨是通过在外语系本科英语专业和全校公共英语的课堂教学实践,培养研究生从教学实践中认识外语教育规律和运用先进教学理论与方法的能力。每人必须在第三或第四学期独立从事英语课堂教学8学时以上,协助本科教师批改作业或指导本科毕业生论文,并从事一定的校外实习或社会实践
六、科学研究:
文献调研和开题立项工作均在第二学年展开。开题报告须在研究生学习至少一年半之后进行,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用半年左右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选题要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与所学方向贴近。论文篇幅不少于3万字,并有详细的英文概述和500字的中文摘要。研究生应于第六学期开学一月内提交学位论文,并在该学期5-6月进行学位答辩。
在读期间,参加有关专业方面的研讨会1-2次,做seminar报告活动(包括学位论文进展报告)并围绕课题在校内外收集信息进行调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撰写并在省级刊物发表本方向的学术论文1-2篇。
七、培养方式:
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主要完成学位课程。授课方式主要为课堂教师授课和课堂讨论。每周课时为十节左右(二外两节、公共政治课两节、专业必修课六节)。学位课程学分为32学分。
第二学年上半年为选修课、教学实习。第二学年下半年为科研实践、业务调研和开题立项准备及开题报告阶段。第三学年上半年为论文工作阶段。第三学年下半年为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阶段。
八、考核方式:
学位课程的考核为百分制。100分满分,70分合格,补考通过只记合格,计成绩70分。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和学科论文等方式,均为笔试。必修课不合格,允许有一次补考机会,经补考不合格,可以申请重修一次,重修课程成绩按重修的实际成绩记载,重修后考试仍不合格,不再继续培养;选修课程只允许有一门不合格和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合格,不再继续培养。
学位论文考核工作主要包括论文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答辩。凡是论文开题报考和论文进展报告一次报告不合格,可在规定时间内二次报告,二次报告仍不合格,不再继续培养;论文答辩为通过,允许在一年之内重新答辩一次,重新答辩仍未通过,不再受理论文答辩。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 )
研究方向:1、现代语言学理论;2、现代英美文学;3、当代西方文学理论
课程设计及教学计划表
类别 |
课程
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考核
方式 |
听课
对象 |
授课教师 |
必修课 |
公共必修课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第1
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马列部教师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第2
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马列部教师 |
第二外语
(法、日、俄) |
第1、2
学期 |
72 |
4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郑小雪(副教授)
刘齐文(副教授)
郑 涛(副教授) |
专
业
必
修
课 |
语言学 |
第1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习晓明
(教授) |
高级写作 |
第1、2
学期 |
54 |
3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外籍教师 |
英国文学 |
第1
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夏尚立
(教授) |
美国文学 |
第2
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夏尚立
(教授) |
语用学 |
第3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郑志进
(教授) |
文学批评理论 |
第3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费小平
(教授) |
科研实践 |
第3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各指导教师 |
选
修
课 |
科研方法 |
第3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赵守盈
(教授) |
语音学与音系学 |
第3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习晓明
(教授) |
现代汉语 |
第3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税昌锡
(博士) |
功能语法 |
第2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梁 梅
(副教授) |
计算机运用 |
第3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景凤宣 |
汉外语言对比 |
第3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习晓明
(教授) |
第二语言习得 |
第3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马书红
(副教授) |
现代作家作品研究 |
1—2学期 |
54 |
3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朱伟华教授等 |
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
2—3学期 |
36 |
2 |
考试或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谢廷秋教授等 |
20世纪文学
批评 |
1—2学期 |
54 |
3 |
学科论文 |
本专业学生 |
林树明教授等 |
补修
课程 |
高级英语阅读 |
第1学期 |
|
|
考试 |
本专业学生 |
梁 梅
(副教授) |